通往智慧之路
《道德經》在第四十一章講“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企業信息化智慧之路需要陽春白雪的高瞻遠矚,又需下里巴人的細致耕作,這就是貴州陸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在通往智慧之路的信息化創新應用歷程的縮影。
通往智慧之路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深刻闡述了管理的核心:“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性就是成就。”
創新出發點和結果是為踐行陸通公司的人文思想“知行合一”,只有提升人的思維理念,才能落實管理目標的執行效率,最終推動整體管理效益的前進。
成員通過通訊錄,部門、職務一目了然,還可通過公費電話直接撥打,直線式溝通,避免一波三折,輾轉多次無法落實。
企業云盤200G存放公司管理制度、文化建設、工程技術等電子資料,公司員工可以下載相關文檔。
多對多的可視化會議需求,促進視頻會議的快速發展。發揮企業微信支持300人免費同時在線視頻或語音會議的優勢功能,滿足公司各個項目成員開展多種形式的會議活動。
公司利用合同管理功能,將合同基本信息錄入后,整個項目從合同簽訂、執行過程到結束的全壽命周期,都可以通過企業微信端隨時隨地對合同信息進行操作、管理、審批、監控。
合同部可以分期次跟蹤管理合同回款和開票信息,將信息推送至計劃財務部,實時掌握各項目合同的回款工作,企業管理者對合同回款執行情況一目了然,能及時發現回款滯后項目,有效協調布置回款事項。
公司制度流程化管理,以往雖有紙質制度,但是鑒于工程項目分散、區域廣、審批時間過長,溝通效率與追蹤反饋易滯后,通過信息化管理應用讓制度程序化、流程化,變得清晰可見,實現綱舉目張。
企業信息化管理,彌補了傳統辦公流程不規范、溝通不及時、辦公地點無法靈活變換等缺陷,幫助提高工作效率、規范流程管理、促進溝通,從而利于領導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公司每年對1000余名員工在信息化的投入為5萬元( 50元/年/人均),體現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個員工身上,低成本高收益。
這就是我們所倡導的通往智慧之路,讓每一個員工自然覺悟,考核于無形,成績于有形。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愛德華茲·戴明博士講企業發展重要的目標是從整體上轉變人們對管理的認知,其核心理念在于,在最高管理層領導下,通過減少設計、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變異,來持續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
陸通公司始于監理服務,歸于服務質量層次的高度,依托企業管理能力的把控,此次信息化的創新是一種工具平臺有效的應用,其目之一的是達成促進員工整體認知高度的共進,最終為追求企業的基業長青。